岁序更替,春风化雨。2025年的阳光普照大地,作为“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之年,已到职业教育近5年改革发展的“交卷”时刻。
开年的第一期版面,我们约请职业院校学生、一线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撰写文章,说出他们的新年愿景。其中,有理性建议,有大胆设想,有善意批评。我们期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我会把曾经收到的质疑一一化作成长的养分,在职教土壤上,以我自己为鲜活的种子,努力开花结果,诠释“技能强国、人人出彩”的含义。
我来自浙江杭州,2024年,我的高考成绩是536分(选科为物化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面对80个志愿选择,我坚定地只填报了两个志愿,分别是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金职大”)动物医学本科和金职大动物医学专科。2024年10月8日,我作为新生代表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发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我的发言“出圈”了,收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
有人说我一定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有人说我是分数不够,不得不读大专;有人说我在说谎,没有人傻到80个志愿只填两个……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质疑充斥着我的生活,其中不乏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评论和谩骂。我万万没想到,当初坚定的选择,竟然在我刚入学后,引发了一场“网暴”,令我无法呼吸。
好在学校的老师们一直在我身边鼓励、开导我,让我明白这不是我的错,是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是啊,许多人都以为职业教育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无奈选择,尤其在之前,职业教育的“天花板”是大专,选择职业教育,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与高学历无缘,甚至无法“考公考编”,人生似乎就被限制在“技术工人”这一条窄窄的路上。
然而,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慢慢的变多职业本科学校的出现,使得选择职业教育也能够得到更高的文凭。职业教育的天花板被打破了。于是,我坚定地只报了两个志愿,我对职业教育有信心,也对自己有信心。
作为金职大的第一批本科学生,如果要问我,2025年,对职业教育有什么期待?我想,那一定是希望职业教育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首先是更高的学历“天花板”。在得知我被动物医学职业本科专业录取时,我特别高兴,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不但可以学到技能,还能拿到本科文凭。对于个体来说,技能很重要,但文凭同样重要。如果说技能是职场之旅的“压舱石”,那文凭就像一张“入场券”。若能,我希望职业本科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会有职业硕士、职业博士。随着科学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许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应该像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拥有畅通的升学体系,成为能为所有希望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的学子提供持续深造的机会和终身学习的平台。
其次是更公平的就业环境。在质疑我的评论里,有不少人提到,职业本科虽然是本科,但是未来无法“考公考编”,无法享受和普通本科同等的待遇,这种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国家有关政策明确规定,职业本科与其他普通本科具有同等地位。但这种论调也反映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偏见。我希望就业市场能打破壁垒、促进公平,让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够在就业、晋升、薪酬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是更友好的社会舆论。我观察到,在舆论场上,人们对重点大学的学生展现出的追求个性的视频内容,会更包容,但是对职业院校学生发布的类似视频却带有偏见,认为前者是创新的先驱,而后者往往被强加“不读书”“非主流”等负面评价。此外,不少人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教人“拧螺丝”,将其视为一种“低人一等”的教育形式。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有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什么是职业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样能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赢得尊重和荣誉。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经风雨,现在已越来越明朗、越来越看得到希望和未来。2025年已至,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分子,我希望有机会能够与职业教育共成长。我会把曾经收到的质疑一一化作成长的养分,在职教土壤上,以我自己为鲜活的种子,努力开花结果,诠释“技能强国、人人出彩”的含义。
建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快整合土地、师资等优质资源,支持已列入“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的高职院校提升软硬件水平,持续稳步推进职业本科学校设置工作,加快形成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优势,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2025年已至,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已到职业教育近5年改革发展的“交卷”时刻,亦要展现“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的职教担当。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以职业本科为牵引”作为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如何发挥好职业本科教育“牵引”作用,引领带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强化政策统筹,也需要率先设置的职业本科院校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扩大增量,以适度学校数量形成职业本科规模优势。截至目前,全国职业本科学校共有51所,占全国职业院校总数的3.3%;《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职业本科院校招生8.99万人,约占全国高职招生数的1.6%。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职业本科学校规模和招生规模相对偏小,这不仅与国家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而且难以发挥出规模效应,不利于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比如,在社会认知方面,有限的规模较难在社会上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品牌认知,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本科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充分了解;在就业出口上,行业企业在招聘中,常对职业本科专业名称提出疑问,甚至未将职业本科专业纳入招聘目录等,使职业本科学生缺少了公平就业的机会。据笔者统计,当前,省级公示向教育部申报设置职业本科或已启动职业本科设置风险评估的高职院校已达55所。
建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快整合土地、师资等优质资源,支持已列入“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的高职院校提升软硬件水平,持续稳步推进职业本科学校设置工作,加快形成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优势,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是优化存量,以高水平院校引领职教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态势。从当前51所职业本科学校结构布局看,民办学校占比超过45%,国家“双高计划”学校不足40%,近20%学校由独立学院合并转设而来,尚有推进原独立学院资源向职业教育转型的任务。整体看来,全国职业本科学校中高水平学校占比不高,学校组成及设置来源相对复杂,整体上较难代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高水平,亟须通过项目引导,实施分类管理,并加大对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的支持力度。
建议落实好“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的有关政策要求,设置国家职业本科学校专项支持计划,坚持扶优扶强,遴选一批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学校对接国家和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三是凝聚合力,以独特优势带动“一体两翼”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业本科教育补齐了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对上可进一步衔接高水平大学,对下可深化与高职专科和中职学校合作,成为“延伸教育链”的黏合剂,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家将“一体两翼”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举措,加快建设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简称“一体”),以及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简称“两翼”),致力于构建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建议各地支持职业本科学校在这一政策落地上发挥“牵引”作用,积极发挥职业本科教育的独特作用,加快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职业本科学校与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深化务实合作,协同解决行业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升服务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能力;积极建立政行企校领导对话机制,落实金融、财政、信用等方面的支持,统筹解决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实现各方功能互补、资源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保障联合体、共同体实体化顺畅运行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在2025年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厘清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思路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展望未来,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支持,更需要率先设置的学校主动探路、勇于改革,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切实发挥出“牵引”职教体系建设的作用,为加快建成教育强国,作出职教的更大贡献。
“职教出海”的生命力在于“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建议不要简单地把“职教出海”纳入对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考核指标,而只是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加分项,引导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明确了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国际影响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当前,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合作的生力军,“职教出海”是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讲好“职教出海”故事,对于完善职业教育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在“职教出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政行企校”联合推动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班·墨学院、“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在海外落地开花,为当地尤其是中资企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服务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助力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广,提升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一是“职教出海”的政策供给有待加强。“职教出海”的统筹布局有待完善,教育、外事、财政等多部门的协调力度有待提升,各地出境审批、教学设备出海等政策有待优化。
二是“职教出海”的校企协同机制有待健全。部分职业院校的“职教出海”仅停留在语言培训、人文交流等层面,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一些职业院校人才教育培训未精准匹配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需求,难以解决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痛难点,不利于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
三是“职教出海”的项目有待系统规划。“职教出海”的办学项目和机构数量较多,无序性、重复性办学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经验不足,未来发展目标与规划不明确,将国内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课程教材等照搬到境外,难以匹配当地产业体系和就业市场。
四是“职教出海”的保障有待完善。“职教出海”大都面向欠发达国家,部分国家政局不稳、治安环境差,政治、财产与人身安全等保障需加强;“职教出海”项目多以院校自筹经费为主,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保障需加强;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品牌是推广中国技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但其传播路径不够顺畅,“职教出海”的品牌宣传保障需加强。
一是加强政策有效供给。做好“职教出海”的统筹布局,优化“职教出海”的指导意见,完善“职教出海”校企协同办学、教师海外任教、人员设备和资产管理等政策体系;建立“职教出海”的定期会商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教育、外事、财政等部门联动。
二是健全校企协同机制。“职教出海”的生命力在于“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建立“职教出海”的沟通协商机制,成立全国性“职教出海”联盟,政校行企一同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推进校企协同出海;建立“职教出海”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搭建政校行企优质资源集聚平台,推动校企专业共建和师资、设备、场地共享,拓展协同服务“一带一路”的合作空间。
三是明确有序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服务大国外交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导向,面向中亚、东盟、非洲等重点区域发展需求,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布局需要,推进“职教出海”有序规范发展;切实提升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培育“懂规则、会交流、能服务”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培养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高技能人才;鼓励“百花齐放、百家齐鸣”,打造“鲁班工坊”等一批“小而美”民心工程,加强办学层次、办学条件、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标准建设,办出特色,打造精品。
四是完善系统保障工作。建立“职教出海”预警反馈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安全防范保障体系,完善“职教出海”项目和人员财产安全保障;建立由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捐赠、校友赞助和社会募集等多渠道经费支持体系,强化经费使用监管与绩效评估,将资金评估结果与后续资产金额的投入挂钩,完善“职教出海”的经费投入保障;挖掘中国职教故事,搭建国际传播平台,创新中国职教故事的国际传播方式,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VR)等数字技术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完善“职教出海”的宣传保障。
总之,“职教出海”的生命力在于“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笔者建议,不要简单地把“职教出海”纳入对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考核指标,而只是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加分项,引导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一种教育类型的成熟,重要的不在于外在表达,而是内涵积累。忙于外在表达,难免内涵单薄。希望新一轮“双高”的话语体系更简洁一些,真正回归教育本身,更专注高职教育这一类型的内涵深化与提升。
随着上一轮“双高”建设落下帷幕,新一轮“双高”建设正蓄势待发,各级领导、各方面专家都陆续解读着新一轮“双高”建设的新变化。作为一线职教工作者和管理者,笔者心目中所期盼的新一轮“双高”到底是什么?
一盼产教融合更扎实一些。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新一轮“双高”要突出“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所谓“产教融合高质量”,大多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教育与产业的呼应,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契合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教学与生产相呼应,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择要与岗位工作过程相契合,增加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实现真正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光靠学校或企业都还不够,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要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畴,强化政府责任。地方政府则要建立专门的统筹协调机制,从产业布局信息、专业设置导向与政策激励、人才需求规模、企业专家与院校教师互聘、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方面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从深处、细处、实处推动产教融合。要避免文件政策一出,真到推进落实层面就困难重重的现象。高职教育扎根地方办学,为企业培养未来产业大军,哪个地方的产业工人培养越精准,哪个地方的产业转型升级效能就越高。
二盼话语体系更简洁一些。从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来看,高职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发展活力是好事。但与之相伴的一个问题是新概念、新词语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光是围绕产教融合的,就有职教联盟、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开放实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共同体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只几年,热闹非凡,但真正能沉淀下来有含金量的却不多。而一线高职教育工作者,则疲于应付,占用了他们大量宝贵的时间精力。事实上,一种教育类型的成熟,重要的不在于外在表达,而是内涵积累。忙于外在表达,难免内涵单薄。希望新一轮“双高”的话语体系更简洁一些,真正回归教育本身,更专注高职教育这一类型的内涵深化与提升。
三盼学校自主空间更大一些。多年以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习惯了项目驱动模式,大项目从示范(骨干)校到优质重点校再到“双高”校等,小项目更是漫天飞舞,不计其数。上至学校领导下至老师,主要精力就是围着项目转,报项目、评项目、查项目等。以至院校同行见面,聊的常常是你们获得了哪些项目?有哪些标志性项目?一旦项目在手,“帽子效应”叠加,似乎就可以“一览众山小”了。新一轮“双高”建设,在大方向引领确立以后,笔者希望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间,真正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特色发展、未来发展等着手,给出学校自己的方案答案,避免千校一面。院校建设发展的真正主体一定是学校自身。
四盼教师育人环境更安静一些。教育仿如农事,唯宁静可以致远。教师更不应该是“战斗者”,而应是安静的园丁。这些年高职发展,项目为王,教师在课堂之外,几乎把所有的工作精力都投入了项目,献给了项目材料,真正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育人的时间反而少了,更遑论从兴趣出发来培养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积累研究成果,反哺课堂。期待新一轮“双高”为教师创造更安静的教育环境,真正从教育规律出发,从教师个体的成长规律出发,让教师能静心做事,专心育人,以教师的扎实实践来给出新一轮“双高”建设周期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答案,让教师真正成为主角。
五盼学生获得感更实在一些。教育的全部使命是促进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希望新一轮“双高”建设能够真正引导学校围绕学生做好两件事。一件是真正提高培养过程的质量。学生的成长品质,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课堂的质量、实训基地的先进程度、教师的素养和专业水平、各类育人活动丰富程度、对学生的创意支持程度等,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质量,要把“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真正落到实处,响应新生代多元化的成长需求。一件是扎实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评价,不能简单以一个就业数据和若干个优秀学生来代替毕业生的整体评价。学校要真正跟踪了解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胜任情况、所学与所做的差距、薪资待遇情况、生涯发展空间等,然后分析研究,以终为始,校正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方式,以至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通过专注做好这两件事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事,让学生在新一轮“双高”建设的引领下得到最大增量的收获。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路径要从整个教育体系变革中去寻求,不能仅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去分析。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是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调整,而不是局部刺激政策。建议不能因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就轻言取消中等职业教育,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通化。
中等职业教育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找到造成当前困境的原因,不能只关注当下困境的表象。这一缘由是20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扩招。高等教育大扩招带来了整个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中等职业教育在多方力量挤压下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发展格局。
这一过程经历了20多年。一是高等教育大扩招,升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度提升,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来自普通高中的巨大压力。二是高等教育大扩招带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来自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竞争。三是高等教育大扩招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迅速下降,使民众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印象也大幅度下移。
回顾这一历程的目的是提示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路径要从整个教育体系变革中去寻求,不能仅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去分析。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是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调整,而不是局部刺激政策。笔者强烈建议:不能因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就轻言取消中等职业教育,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通化。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小,青年学生无另外的成才途径,带来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这就是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背景。主张高中阶段教育普高化的观点,只看到了少数家长因担心子女考不上普通高中而产生的焦虑,却没看到即使让中职学生都上普通高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终究是要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分流只是延迟了3年。而对这些学生来说,3年职业学校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普通高中。
其实,大量普通高中学生在评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考上本科后,高中3年基本放弃学习,因为学习内容对他们来说太难。教育一定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是古人早就总结出的规律,到了今天为什么如此难获得认可?换一个视角,中等职业学校是在极力通过另一种教育形式给学生提供生涯的再次发展机会。即使从办学规模看,也没有必要对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压缩政策,因为绝大多数省市中职招收的学生中考成绩已经在及格线以下。
中等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是在教育体系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完成对其办学方向的重新定位,并构建相应保障制度。在面临各种观点时,尤其在否定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观点时,要在政策制定上保持定力。高中教育阶段必须有职业教育,是因为高中阶段的教育在功能上是衔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要求其结构多样化,从而要求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以给学生提供探索不一样教育的机会,最终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更适合他的教育。如果把教育分流推迟到高中后,把两次分流合并为一次分流,将使得普通教育与专门化教育之间没有一点过渡环节,丧失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分流缓冲地带,从而给教育分流带来极大压力,同时也将给学生带来高等教育选择上的极大盲目性。高中阶段也有必要建立专门化的职业学校,综合高中不适合当前我国整体教育制度环境。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都难以得到深入实施,怎会是再开设好职业课程?不把职业课程平等地纳入高考科目,综合高中就只能办成实质意义的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突出就业功能转向职业基础教育。其培养目标不再是开发学生直接就业的能力,而是开发他们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继续学习的潜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多地具有高中教育属性。
为此,笔者建议,中职教育未来的改革包括4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压缩中职专业目录,实行大领域学习模式,使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有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二是增加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比例,压缩专业课程学习比例,减少专业课程门数,增强理论性,聚焦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需要的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但不能完全放弃专业课程学习;三是集中专家力量系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对高中阶段专业基础能力学习的要求,形成学习标准,据此开发具有统一性的核心课程与教材,以增强学生在学校与专业选择中的自由度;四是快速推进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为学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搭建制度保障。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